511只債券發行“難產” 4000億規模淤積無“買主”
498.51億元!8月以來信用債發行再次遇阻,有85只信用債推遲發行或者發行失敗。
若將時間拉長,今年以來共有511只、規模4013.57億元的債券取消發行或發行失敗,相比去年同期的364只、2504.71億元,規模擴大了60.24%。
多位分析人士認為,相比年初熱火朝天的發債場面,隨著貨幣政策轉向,發債成本升高,導致企業選擇“看看再說”。
85只信用債發行遇阻
近期信用債再次出現大面積取消發行的情況,根據同花順數據顯示,截至8月31日,當月共有85只信用債(企業債、公司債、中票、短融、資產支持證券)推遲或取消發行,規模合計498.51億元。其中8月最后一周(8月24日至8月31日)就有48只債券推遲或取消發行,進一步顯示出,一級發行難度再次加大。不過此次取消規模并未超越今年6月的峰值666.3億元。
從推遲發行或者發行失敗的原因來看,僅有“20靜安投資MTN001”一只債券表示是因為發行人自身原因,其余84只債券均表示是市場原因。
例如,“20融德04”表示,由于近期市場波動較大,經發行人、主承銷商與投資者協商一致,決定取消發行該債券,后續發行時間另行確定。
由于市場波動較大,部分債券甚至出現認購不足的情況!20科學城債02”近期表示,由于傳真申購訂單未募滿,經研究決定擬延遲本期債券的發行。
“年初的時候,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,流動性非常充裕,債券發行市場呈現供銷兩旺的情況。不過進入6月份,這種情況出現了變化,由于流動性出現轉向,債券市場快速遇冷。此前發一只債的年化利率僅5%,現在大約要升到6%。如果一個債券的規模是5億,發行期限為5年,這就需要企業多支出2500萬元的成本!币患夜煞菪袕V州市場部的負責人表示。
發債遇阻,其實早在上半年就已經出現。根據中信證券統計,上半年信用債累計取消或延遲計劃發行債券共計324只,合計取消或延遲計劃發行規模2480.95億元,相較于2019年上半年的1668.09億元,增長了48.73%,整體信用債取消或延遲發行規模有較大幅度的增長。
根據同花順的統計,今年前8個月,共有511只債券取消發行或發行失敗,相比去年同期的64只、2504.71億元,規模擴大60.24%。
(作者:葉麥穗 )